温州大学心理系学生张露茜在舞台上沉浸式体验了一次当老师的感觉。
“虽然是师范生,但起初我也不太理解老校长谷超豪先生为什么拿出任期内的全部收入,设立毕业生奖学金。”经历多次彩排和正式演出,张露茜渐渐明白了,“换位到那个年代,这样一份奖学金是老师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的体现,是对温州大学学生的殷切期盼”。
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段演出经历让她提前感知到了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如何去关怀学生,“特别是用艺术的形式展现,更容易把这段记忆扎根到内心。我想在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中,都将激励我更好地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正值温州大学办学90周年,张露茜参演的是由温州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情景音舞史诗《温大记忆》。该剧用音乐短剧、情境表演、诗剧等艺术形式呈现了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新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女子测量队以及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谷超豪等人物的动人故事。
“这是我校‘艺术思政’大课程体系的重要实践成果。”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庄兴介绍,温州大学积极探索艺术思政化、思政艺术化的创新路径,构建艺术思政融合教育体系,以艺术之实提升教学内涵,以艺术之行丰富育人实践,以艺术之美浸润时代新人,着力培养具有浓厚艺术气质、深厚“五爱”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挖掘艺术独特的思政功能,让大学生上台演给同学看
“震撼”“感动”“一票难求”……把先贤奋斗、办校历史搬上舞台,温州大学师生给这部《温大记忆》打出了高分。
在剧中扮演我国国旗设计者、温州大学校友曾联松,大二学生沈哲祺第一次“离历史人物这么近”。在剧中,曾联松加入共产党初期,一起执行任务的战友牺牲了,反动派开始追杀他。党组织为了保护他,要求他终止任务、暂时离开组织。他分析说,那时的曾联松是矛盾的、痛苦的,“想坚持,却又不得不服从安排”。
体会到这样的矛盾心境,沈哲祺还为曾联松暂时离开组织时写的一首诗谱上了旋律,并唱了出来。“我用自己所学音乐专业知识创作旋律来展现他的痛苦挣扎,这一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他对国家的深沉的爱,这大概也是他后来设计五星红旗的理念来源。”
从演出舞台再回到现实生活,参演剧中女子群舞《涓流》部分的大二学生杨蕊“特别有感触”。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后来有一次去校史馆参观,结合我们的表演经历,感觉那些激荡人心的故事再次生动地、鲜活地展现了出来。”
在此之前,杨蕊和张露茜也并不知道,新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女子测量队从温州大学前身——温州师范学校出发,决心为建设大西北开发石油贡献青春,“这都是我们身边值得学习的榜样”。
“真正的艺术是有力量的。”作为《温大记忆》的总导演,音乐学院教师李良介绍说,他们在这里设计了画外音,“石油勘探队的女生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她们是温州大学的骄傲,也是新中国女性的骄傲。”
在演出现场,李良观察到,这群女演员转身的时候,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观看的学生,很多人都流泪了。“我问同学们为什么流泪呢?他们说很感动,觉得很真实。”
他感慨说,温州大学90年办学历史里有很多感人故事值得挖掘,通过演出,学生将历史沉淀下来的精神力量再次呈现出来,去感染更多的温州大学学生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我想这就是艺术思政的魅力所在”。
在此之前,以温州大学师生为主要演出班底的原创歌剧《五星红旗》就掀起了一股爱国风。
这部剧由温州市委宣传部、瑞安市委宣传部、温州大学联合出品,温州大学深入挖掘国旗设计者、校友曾联松的感人事迹,创编出了这部温州60年来首部原创歌剧,厚植爱国情怀。
出演曾联松之前,沈哲祺还扮演过《五星红旗》剧中的一名反派小人物。他笑称,出演《五星红旗》前,他曾在台下全程看完了演出,深受震撼,“后来又从反派的角度,反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共产党人遭受的迫害和其中的坚韧不拔。”
沈哲祺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国旗这么近,也更加理解了曾联松先生设计国旗时的复杂心境,和他深刻的设计理念。几次走上舞台演出,我也坚定了要在未来登上更高舞台、为大众呈现更多精彩演绎的信心。”
要真正走进00后的心中,让课本上的“大道理”浅显易懂,艺术提供了一把独特的“钥匙”。
在庄兴忠看来,无论是《五星红旗》还是《温大记忆》,师生们不仅在呈现一部作品,从彩排到演出的过程,也是师生在台上台下互动教学的场景。“不仅是参演学生,还有幕后志愿者、后勤保障等学生,他们是如何创造价值、如何志愿奉献的,都值得记录下来,这将是鲜活的思政课素材。”
他谈到,除了大型歌舞剧创作,学校还抓住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生军训等重要节点和传统节庆假日,精心设计不同主题的艺术思政“大餐”。“在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学校创新开讲了艺术思政大课,将流光溢彩的舞台变成思政课讲台,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化成红色教材,课程内容依托全校各学院学科专业全面选拔编排,‘教’‘演’结合、教学相长,建立起自编、自导、自育的‘课堂+舞台’模式,以艺术之美点亮思政之光。”
探索艺术思政的“沉浸式”:不止大舞台,也有校园和每个节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创作独属自己的“校园必刷剧”。但除了大舞台的呈现,是否还可以将艺术元素融入大学课堂,甚至日常的校园生活中?
“从汶川大地震前,人们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到地震来临时的种种危难场景,再到悲痛后的灾后重建,我们用舞蹈语言和肢体艺术,想要来展现我们对于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的纪念,同时也展现对汶川今后发展的期盼。”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5周年,大一学生叶欣妍把她和同学们创编的思政作品搬上了舞台。
这是自2014年开始,温州大学每年都会举办的全校性大学生思政风采大赛。但将思政课搬上舞台,也并非简单的演绎。叶欣妍说,最初仅仅是单纯地创作了8分钟的舞蹈片段,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着实让他们费了一番功夫。“我们只是了解这一灾难发生了,却很少了解救援过程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国家对于灾后重建的重视。”
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带着全新的认识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们想要通过作品传达的是,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过后,重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要永远饱含对未来的希望。”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卓高生谈到,怎样创新出更好的形式来激发思政教育的成效,怎样创设有亲和力的、走进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政课,这是他们一直探索变革的动力。
他介绍,思政课风采大赛既可以有情景剧、有舞蹈,也可以有诗歌朗诵、微电影创作,“课程组老师设置供学生选择的主题是思政课的价值引领的直接体现,比如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温州,一家人会经历哪些变化?汶川大地震反映出的抗震救灾精神,和面对灾难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精神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卓高生看来,舞台上的学生是演出者,同时也“教育者”,“让青年学生演给青年学生看,本身就是艺术思政教育方式中的一种模式,这也真正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思政的魅力”。
庄兴忠认为,在舞台、课堂以外,校园里营造沉浸式的艺术文化氛围同样重要,“环境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育人”。
他介绍,学校遴选建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国旗广场、校史博物馆、发绣馆、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侨文化展示馆、美术馆、民俗馆、戏曲艺术展示馆、标本馆、龙舟基地等文化地标和研究高地,把美术、艺术、科学、技术融会贯通;校园建设中还正在以多形式融入多样化艺术元素,增强校园审美韵味、文化品位。不仅如此,校园里还专门开辟了草地音乐会、滨水音乐会、国旗下的朗读者、明心湖畔分享会等“小而精”的固定文化场所。
又逢毕业季,校园里开始传唱毕业歌时,温州大学毕业生有了新曲目:
“温柔茶山,梅泉大街586号的旅行将会是我们难忘的回忆。”
“也许你曾经感到迷茫,那就朝着东方迈步,别怕失败,大不了重新来过!”
“把我们比喻为盛夏,愿你们的青春如花般绽放!”
《梅泉大街586号》《去东方》《盛夏如花》三首歌曲是在校大学生送给毕业的学姐学长的礼物。主创学生之一、音乐学院学生贾吉旺说:“歌词以诗意的方式,描述了毕业生们在大学时光中的成长和困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勇气,同时也呼唤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关注时代问题,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让年轻人自己去创作,用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教育自己,感动自己,这是艺术思政最需要达到的效果。”为此,今年5月,温州大学艺术思政研究院成立,《“艺术思政”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也在今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大学,从温州出发,继续探索艺术思政体系建设的路还很长。庄兴忠坦言,艺术思政体系和课程建设没有现成的蓝本可供参考,下一步温州大学将系统性深化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品牌项目、理论研究等方面改革创新,在有基础的学院率先打造一批“一院一品”艺术思政教育品牌,推动学科专业与艺术思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艺术思政宛若春风,浸润着师生的心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2022-03-18 15:03:32
2022-03-18 15:01:59
2022-03-18 15:00:36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5
2022-02-07 16:16:25